肠道痉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关节变形身体扭曲,原来是得了这种病
TUhjnbcbe - 2024/9/8 16:25:00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因不自主、持续肌肉收缩引起的姿势扭曲或异常、重复动作的综合征。其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0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通常指没有确切致病原因,或者部分遗传基因异常所导致疾病发生的。其中,遗传基因异常导致的患者,往往发病时间较早,以7-15岁的儿童或少年发病多见;不少成年起病的患者,致病原因不清,基因筛查正常。

02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而继发性肌张力多存在明确的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病变,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氧化碳中毒、代谢障碍、脑外伤、脑血管病、肿瘤等多种因素引起。

肌张力障碍根据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局灶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01室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成人,例如梅杰综合征,症状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很少波及全身。儿童时期若出现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往往会逐渐进展,最终演变为节段性或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02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常累及肢体和躯干邻近的两个以上部位。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强直、扭转等异常姿势;

03偏身肌张力障碍

偏身肌张力障碍即单侧上下肢偏身的肌群肌张力障碍,出现异常姿势症状,多由脑卒中、产伤、头颅外伤、脑炎等原因引起。

04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指的是两个以上身体节段出现的肌张力障碍表现,其中最严重的类型又称扭转痉挛,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甚至全身的、明显的、不随意扭动和各种姿势异常。儿童严重的扭转痉挛患者,照顾抚养困难,症状控制不佳的情况先,严重影响生存。

肌张力障碍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心理治疗、家庭社会支持治疗、功能锻炼;对症治疗;外科治疗等。

01对症治疗

(1)对于肌肉张力过高引起肌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痉止痛或促使肌肉放松的药物。常用药物: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肌松药巴氯芬;地西泮或氯硝西泮。

(2)注射A型肉毒素:适用于局灶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者,尤其对于年龄大于30岁的斜颈、双侧眼睑肌肉张力过高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不适用于治疗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往往需要每间隔半年重复注射。

02外科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现今治疗运动障碍类疾病(如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的主要手段,其通过植入微小电极对脑部异常放电的神经核团进行调控,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因神经异常产生的姿势异常或震颤、僵硬。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由于非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是特别满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身体关节发生变形前,尽快手术。

03一般治疗

(1)心理治疗:很多肌张力障碍患者伴随着抑郁或焦虑的情绪,失眠或是情绪崩溃也有案例存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2)家庭社会支持治疗:家属在与患者共同生活时,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安慰和理解,可陪伴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郊游、爬山等。

(3)功能锻炼:适度的肌肉和关节活动锻炼,有助于缓解患病部位姿势异常或扭曲,以及引起的疼痛;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节变形身体扭曲,原来是得了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