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痛经呢?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是妇女的常见病。其实该病只是子宫异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
2、痛经的症状有哪些?
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腰骶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历时0.5~2小时。
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人需卧床2~3天。
3、痛经的分类和程度有哪些?
腹痛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1)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其原因是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
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1-2年的青春期少女或已生育的年轻妇女。
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一般在初潮后头1~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女性。如一开始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至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原发性痛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逝。
(2)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其原因是,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子宫肿瘤等。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轻度: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中度: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重度:经期或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4、如何缓解痛经?(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热敷
*保持身体暖和:非常时期,保持身体暖和非常重要,尤其是针对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
*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个热水袋进行热敷,一次数分钟,可以缓解腹部的胀痛。
(2)药物
*服用维生素类药物:B族维生素,特别是B6对经前紧张综合症有显著疗效,它能稳定情绪,帮助睡眠,并能减轻腹部疼痛。
*适当服用止痛药:当经痛开始时,可以服用一定量的止痛药,如:芬必得、阿托品片及安定片等。效果好的止痛药会在20-30分钟后立刻起效,并持续12小时不疼痛。但是长期服用止痛药并不是治本之策,且会造成人体对止痛药的依赖,所以,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止痛药所不能解决的情况,应立刻去看医生。
(3)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因为它们会使你胀气并且行动迟缓,应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吃多餐。
*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它会令你神经紧张,造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会刺激小肠。
*牛奶加蜂蜜: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效果较好。
*香蕉中含有维生素B6,能够稳定情绪,并能减轻腹部疼痛,痛经时不妨多吃一些。
*注意忌口:行经前及经期尽量不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冰淇淋、烧烤、辣椒等。
(4)运动:
*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体质虚弱者,在利用饮食改善营养的同时,可以配合做一些轻度的运动:比如散步。
*练习瑜伽操:练瑜伽有缓和作用,如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你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姿势,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