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本市天气以高温炎热为主,这一季节,除了预防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外,还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勤洗手、吃熟食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又称志贺氏菌病,是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
典型的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日10余次或更多,但量不多,左下腹往往可有压痛。食欲减退,并有恶心、呕吐。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急性中毒性菌痢起病急、发展快,体温可达40℃以上。小儿患者早期出现烦躁、惶恐、谵妄和惊厥等。少数患儿可表现抑郁,如嗜睡、精神萎靡、昏迷或半昏迷等,数小时内可发生休克或呼吸衰竭。
细菌性痢疾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为通过食物型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厨师和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常可引起菌痢暴发。二为通过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三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污染的手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后马上抓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会致病。四为通过苍蝇传播。苍蝇粪、食兼食,极易造成食物污染。市民中存在的不良饮水、饮食习惯、较差的个人及家庭卫生亦会导致感染发病,本市发病高峰期为6-9月份。
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在疫区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在疫区不要参加婚丧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动。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谨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发生中暑危险因素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暑的症状: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中暑的治疗: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中暑的预防:
1.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须加强通风降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2.减少产热,外出时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并戴防护眼镜和遮阳帽,随身带上必要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活动应放慢速度;
3.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供稿:晋城市疾控中心)
责任编辑:常晓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