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峡大昌古镇永沉水底 保文物整体搬迁——福客民俗民俗资讯频道
穿过幽深静谧的巫山小三峡,一群现代风格的白色建筑呈现在络们的眼前。传说中的“袖珍古城”大昌古镇去了哪里?
植根在大昌古镇城门上的*桷大昌古镇整体搬迁工程进展顺利
上得岸来,涉过一片泥泞的工地,我们看到了正在复建中的大昌古镇现场。
根据介绍,随着水位的提高,三峡库区地面文物“四大件”之一、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巫山县大昌古镇原址已全部沉入水底。古镇原貌在国家投资下,正在新的地址重现风采。
在巫山县大昌古镇复建施工现场,数十位工人在不同地点复原古民居房屋,帝主宫、东门、南门等35处古建筑已经基本复建完毕,南门古*桷树已枝叶葱葱…… “丁”字形主街道的古镇风貌已初具雏形。
大昌古镇整体搬迁后的平面图
据施工单位重庆市峡江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称,新的大昌镇在复建中从建筑风格、规划设计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过去古镇明清时期的风貌,并按照原来规模进行复建,南北街长150多米,东西街长240多米。另,10000多平米的仿古建筑仍按原来风格仿建,并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为了再现古镇原风貌特色,施工单位对古建筑所用木梁都进行了修复和防腐处理,并对腐蚀部分灌注树胶加固;同时花巨资收购了没有实行原貌搬迁民居的建筑材料,在民间收购了大量青砖和青瓦,以满足修复材料的需要。
据了解,复建后的古镇将会延续原来民风民俗,并且通过安排酿酒、织布等民间工艺表演,再现古镇的生活场景,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
大昌古镇新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