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过,中午太阳高照,早晚却气温骤降。又到了一年中“乱穿衣”的季节,街上有穿短袖、短裤的,有穿长衣、长裤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告诉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是因为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并且,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夏去秋来,是从热到冷的过渡阶段,天气虽然冷起来,却有个转变的过程。所以秋季的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高血压、糖尿病和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条件不佳,一味的追求“秋冻”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类人群应避免晨起过早锻炼,尽量在上午9点后外出锻炼。
除此之外,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儿童、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病患者也要根据气温适度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引起呼吸道疾病;关节痛患者也要佩戴护膝、护腰等加强保暖,避免寒凝血瘀加重疼痛。
对于健康人群,“秋冻”也是有条件的。饮食清淡,睡眠充足,心态良好,规律生活和锻炼,有了这些,才有了适合“秋冻”的体魄。
最后,您觉得“秋冻”适合您吗?
来源:医院医院官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