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藻酸又被称为“幽灵毒素”,在体内代谢速度非常慢,一旦摄入过多,必然会造成痉挛、癫痫,甚至是死亡。科学家给鳀鱼喂食软骨藻酸后,发现它能够对毒素产生生物浓缩,不受毒素影响,但是却导致了天天吃鱼的海狮大量死亡。调查海狮痉挛死亡的原因应该从哪入手?幽灵毒素为何出现?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
以下内容为中国颗粒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体壮演讲实录:
我们一提到海狮,就会想到它们萌萌哒的表情和姿态,大家也都非常喜欢,对它很有好感。
海狮不光在海洋中游刃有余,它还可以和人类发生非常良好的互动,也是小朋友们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是,今天我们说的海狮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故事发生在年5月,在美国加州蒙特尔海湾,海狮们失去了往年快活的状态,而是一个一个趴在沙滩上,浑身打颤,不住痉挛。
痉挛的海狮们发生了大规模的死亡,该事件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恐慌。科学家们也很疑惑,海狮为什么会痉挛,为什么会死亡呢?
不过和普通民众不一样的是,科学家们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找到杀害海狮的罪魁祸首。
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调查就开始了。
如果你是侦探或探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罪魁祸首现原形
肯定是犯罪现场了,让尸体说话,科学家们也是这么干的。
他们对死亡的海狮进行解剖,做了很多实验,分析了它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做这件事的是海洋动物学家。
那怎么办呢?
这样调查就陷入了僵局,找不着原因了。
于是,他们就开了无数个碰头的会议,最后又梳理了一下调查的线索。
后来发现,他们只对比了没有痉挛的海狮和痉挛之后死亡的海狮,以及痉挛之后没有死亡的海狮和痉挛之后死亡的海狮,没有对比没有痉挛的海狮和痉挛之后没有死亡的海狮。
于是他们又把这两类进行了反复的对比实验,最后把它们放到了核磁扫描仪下,进行高清的三维研究。
结果发现,痉挛之后没有死亡的海狮和没有痉挛的海狮相比海马体偏小,也就是痉挛之后海狮的海马体萎缩受损。
海马体是哺乳动物脑中形如海马的一个器官,它负责的是空间记忆和定位功能。
那么海狮的海马体为什么会受损呢?
这件事情又搞不下去了,因为海洋动物学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结果这件事情被海洋毒素学家知道了,表示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线索,就是海洋中有一种幽灵毒素,叫软骨藻酸,它时常存在于肉眼看不见的像拟菱形藻这种藻类中。
为什么叫它幽灵毒素呢?
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它啥时候有,啥时候没有。它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但是这种毒素一旦被人体摄入,就会穿过血脑屏障,而且在体内代谢的速度非常慢。
也就是说容易在体内大量滞留,一旦摄入量过多,必然会造成痉挛、癫痫,迷失方向,甚至是死亡。
大家一看,好像这个症状和我们说的海狮差不多。于是科学家们就在想,我们得研究一下。
但是问题出来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形藻类和一米多长、两米多大的海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中间必然有中间商。于是他们就想,那到底是什么?
中国人经常讲,很多病都是病从口入,于是科学家们就重点分析了海狮的饮食。
我们还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鱼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几千几万种,到底是哪种鱼类呢?
比如我就曾经去过这个地方做访学,然后发现这个地方钓鱼实在太简单了,三个小时可以钓30斤鱼,五个小时绝对可以钓50斤鱼。
当鱼群来的时候,鱼的数量非常多,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呢?
海狮一年当中吃的鱼的种类很多,那得定位一下,缩小范围。
侦探学上经常说的就是它们一定要在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空间中出现,一年四季有那么多鱼,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