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古人因为一定的习俗,或是对于先祖的尊重,力求保证尸体的完整性,为此古人想出了很多的法子,例如让人死前喝下水银,或是将尸体的内脏掏出放入香料来储藏等等。正是这些古老的工艺,才使得后辈的考古学家们在发现和探索古代的“秘密”时,会有更大的发现和成就。
“辛追夫人”出土
本文中所说的主人公“辛追夫人”,指的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具古代女尸。根据墓室内的信息以及考古学家的推断,最终认为该女尸是汉朝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这具女尸是在该汉墓的一号墓内,被考古学家们发现的,因为时间久远,所以该女尸也被誉为“千年女尸”,更是被世界各国的考古界誉为“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记录的奇迹”。
在发现该尸体后,工作人员便对该具尸体进行了检查和检验,根据该具尸体的特征,工作人员估计该女性在去世的时候为五十岁,身高有一米五四左右。大家在最初的时候,发现该棺木密封严密,在打开棺木后,又发现该棺木内有估计二十厘米左右深的无色液体,但是因为出土后遇到氧气,所以该液体又慢慢地从无色状变成了深黄色或棕黄色。正是如此,一些考古学家和从事解剖的专家认为,该女尸能够至今保存,可能和棺木内的无色液体有一定的关系,后来通过相关人员的不断求证,人们才发现,这些所谓的无色液体其实是经过土壤、白膏泥以及木炭过滤的水,因为该液体中含有一定的硫化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尸体的保存状态和程度。
在出土后,为了能够彻底的研究该女尸,相关的医学家对“辛追夫人”的尸体进行了保护性的检查和研究;通过不断的求证和观察,这些专家发现“辛追夫人”的尸体不论是肌肉组织还是软骨组织,都呈现着一种保存完好的态势。而且,该尸体的肌肉很有弹性和韧劲,表面的皮肤也非常的细腻,摸起来甚至可以说很是光滑。
除此之外,“辛追夫人”的部分关节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僵硬,相反她的部分关节还可以活动,甚至据说“辛追夫人”手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为了能够彻底的研究“辛追夫人”,相关专业人员对其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法医和解剖专家的共同努力,他们通过“辛追夫人”的身体组织,得知夫人在生前的时候患有冠心病,而且还有胆结石、肺结核、胆囊天生畸形以及一只手臂骨折等疾病。不得不说的是,“辛追夫人”的出土,对现代研究古病理学和古代疾病史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为在研究中,法医专家在“辛追夫人”的腹中发现了很多的甜瓜子,所以人们便将她的死推测在夏天的时候,并进一步地提出了“辛追夫人”是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吃了生冷的甜瓜,然后导致了“胆绞痛“和“冠状动脉痉挛”,最终引发了心率絮乱猝死。
“辛追夫人”的照片很恐怖,为什么外界用“栩栩如生”形容?
外界报道的“栩栩如生”可能和大家心目中所理解的“栩栩如生”不同。“辛追夫人”在出土的时候样子很恐怖,不仅眼睛“涨”了出来,而且嘴巴和脸部都肿得让人不寒而栗,但是尽管如此,很多专家们还是很佩服古人的“保鲜”手法以及“保鲜”智慧。
虽然样子恐怖,面部扭曲,但因为“辛追夫人”尸体的肌肉和关节还很细腻和灵活,就尸体的整体来说并没有出现大部分的腐坏,正因如此才会被考古专家们称呼为“栩栩如生”。这种称呼大都是一种相对的泛指,而不是绝对的字面意思。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明白,“辛追夫人”的尸体历经了千年的时光,可她的尸体却给人们呈现出死亡四到七天的状态。
根据尸体腐坏的程度,现代医学有相对的规定和归类,而“辛追夫人”的尸体状态便是典型的“腐败巨人观”。一般出现“腐败巨人观”的尸体是活体死亡后四到七天的状态,如果就事论事来说,度过了千年的“辛追夫人”应该已经成“灰”了,但是因为当时独特的保存技艺,使得她在千年后出土时,却给人们呈现了刚刚死亡四到七天的状态,就以此点来说,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一具本应该“成灰”的古尸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所谓的“腐败巨人观”是指生物活体在去世后,一般是在四天到七天内,也有人说是在五天到八天内,尸体会因为腐烂而在体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充满人的内脏和各种软组织,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该尸体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我们在看“辛追夫人”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她的脸部非常的肿胀,而且眼睛几乎是被体内的气体胀了出来;除此之外,“辛追夫人”的嘴唇呈现的是膨胀向外翻出,死者的舌头也会因为体内的压力伸出。
除了脸部肿胀外,出现“腐败巨人观”的死者尸体还会出现四肢巨大、内脏被排除体内的现象。其实“辛追夫人”在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她的内脏以及生殖器都已经被体内的气体排了出来,可谓是极其难看,为了出于“人道”的精神,展馆在向社会大众展示“辛追夫人”的时候,特意在她身上裹了一层布,一是出于保护“辛追夫人”的“隐私”,二是为了保护前来参观人员的可接受度。
毕竟,“辛追夫人”的尸体虽然保存良好,但是就腐败程度来说,如果是心理能力承受差的人看到,还是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好的阴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