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并包容的特点一直被传承至今,而农村俗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更是经历了否定之否定辩证认识的发展,在农人们数千年的认知与探索中,俗语犹如穿越大江大河的惊涛骇浪,让人们铭记在心。如今农村俗语早已融入每个人的的血脉之中。
而俗语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是因为它内容丰富,涵盖春种求收,诸事宜忌,婚丧嫁娶,人情世故,无不涉及。比如俗语对农业前景方面的预测“六月立了秋,两头都不收”,说的是农历六月立秋的话,庄稼可能要面临欠收。再比如关于养殖类的“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说的是养殖业的风险比较大,稍不注意就可能损失一切。今天老农就为大家探讨一则有趣的俗语!“睡觉最怕穿堂风,洗澡最怕桥心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首先来说说“睡觉最怕穿堂风”,农村不比城市,城市有空调等的制冷设备,而在农村,每到炎炎夏季,人们总爱拿着凉席,持着蒲扇,到树下或者通风的巷子里休息睡觉,因为这里有凉风,没有太阳的照射。但是醒来后就会发现浑身酸疼,这是为啥呢?这其实是“穿堂风”造成的。
穿堂风主要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而风经过这些间隙后,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产生温差较大的寒风,入睡后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寒气容易侵入,就容易使人感冒生病。穿堂风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很大,因为在民间也常说“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说穿堂风“最毒”并不过分。
而“洗澡最怕桥心水”;所谓“桥心水”就是在桥面正下的河水。许多人到了夏季时总爱去河里游泳,特别爱去桥底下洗澡,因为下面确实凉爽,感觉凉飕飕的,但正是因为水的温度过低,容易造成肌肉痉挛,发生危险!
其次桥心一般有高低差的,有的到了到桥底下突然水深没过腰,加上有淤泥,容易发生意外,并且水流会因为高低差,容易造成急流暗流旋窝,容易出事的。因此有了“洗澡最怕桥心水”一说。
总之,俗语它是劳动人民常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包含了诸多道理,可能今天我们还无法探尽其中的一些奥秘,但它至少能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对于这则则俗语,您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