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兜妈去早市买菜,正好碰到同事小刘。
疫情期间,小刘碰巧在家坐月子,疫情得到控制后,小刘也刚好坐完月子,这运气,啧啧啧,兜妈都有点羡慕。
不过,看小刘的脸色有些不对劲,兜妈就问道:
“哎,你怎么脸色不太好?孩子怎么样?”
“别提了,我家孩子总是哭闹,怎么哄都不行!有时候一哄就到后半夜,你看我这黑眼圈。兜妈,你在这方面有经验,孩子总是哭闹,到底啥原因?”
婴儿哭闹,可能是这6点原因——饿困闷热冷尿
0~1岁的婴儿,还不会说话,或者只会咿咿呀呀,这时候他们朝外界表达自己想法的唯一途径就是哭。
婴儿通过哭声,来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饿了。
兜妈的闺蜜乔乔,刚生下孩子时,就不懂得孩子哭闹的含义。有些时候,甚至还会搞出笑话。
有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在床上哭闹起来,乔乔以为孩子睡不着,就一直抱着他,哼起儿歌来,“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你吃年糕……”
结果,乔乔摇了半个小时,孩子不仅没有停止哭声,反倒是哭得更大声了,后来她才打电话给兜妈,兜妈给她支招。
“莫非是饿了?”
于是,乔乔就给孩子喂奶,没过五分钟孩子就不哭了。
其实,婴儿哭闹,无外乎6点原因——饿困闷尿热冷,这6点原因在《爱情公寓5》中也曾经有所提及。
饿了就是想喝奶;困了就是想睡觉;闷了就是无聊了;尿了就是该换尿布了;冷了热了就是字面含义。
只要宝妈学会判断婴儿为什么哭,就可以轻松应付这种情况!
但是判断婴儿哭泣的原因,并不算简单,这需要宝妈积攒足够的经验。
譬如,如果婴儿哭声特别大、响亮,就可能是无聊了或者饿了;若是婴儿哭声的音调较低、断断续续,那婴儿就可能是想睡觉了。
宝妈也可以根据婴儿的生活习惯来判断,如果孩子刚吃完奶就哭,那肯定排除饿了,利用排除法做选择题,蒙中的概率也很高吧?何况冷了、热了根据婴儿的穿着就可以判断出来。
“哎,兜妈,你说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不行啊!孩子就是无故哭闹,怎么哄都不行,连续好多天了。”
听到小刘的话,兜妈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建议道,“这样的话,你医院检查下吧,别耽误了。”
几天后,小刘就给兜妈打了电话。
“兜妈,找到孩子哭的原因啦,是肠绞痛!”
肠绞痛不是病,发作起来真“要命”
两个月前,辽宁沈阳,一位宝妈就抱着2月大的婴儿冲进盛京医大。
“医生,我这个娃总是哭。奶也喂了、尿布也换了,该做的都做了,可这娃就是连续哭得不停,是不是身体哪有问题了?这是化验单,您给看看。”
李医生看完一系列化验单后,摆摆手道:
“你家孩子没有病,只是有些肠绞痛的症状。”
“肠绞痛?这名字这么吓人,还没有病吗?医生你别吓我!”
医生的话,把宝妈吓得眼泪都流出来。
“这位妈妈,你冷静一下,肠绞痛真的不是病,它只是一种婴儿身体健康但无法控制哭闹的症状,我教你一些方法,回去后照做就可以缓解肠绞痛了。”
婴儿无故哭闹、面部涨红、双手紧握、皮肤紧绷,这就是肠绞痛的表现。
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0%的婴儿会发生肠绞痛的症状,通常从2-4周大开始。
其中,有60%的婴儿会在3个月左右好转,90%的婴儿到4个月的时候基本就没有症状了。
引起婴儿肠绞痛的原因有5种:
①婴儿吃奶时吸入太多空气,导致胃痉挛;
②宝妈吃了太多胀气的食物,例如土豆、板栗、红薯等,这就容易导致婴儿胃肠功能紊乱而出现腹胀、腹痛;
③对配方奶粉过敏;
④外界环境刺激;
⑤添加辅食过早,正常应该在婴儿6个月后才添加辅食,不过有些新手妈妈不懂得育儿知识,过早添加辅食,这就容易导致婴儿对食物过敏,出现肠绞痛症状。
虽然肠绞痛不是疾病,但是婴儿发作起来也非常难受,父母看在眼里,痛在心中!
婴儿肠绞痛别担心,父母做好4点轻松应对
1.腹部按摩
把婴儿放到床上,一只手把婴儿的腿弯曲抬起,另一只手用2-3只手指按揉婴儿肚脐四周,顺时针给他按摩,坚持10-20分钟,你就会发现婴儿不怎么哭了!
2.襁褓抱或飞机抱
宝妈可以买一个襁褓型睡袋,给婴儿裹进去,这种束缚感会让他们觉得重新回到了子宫里,非常有安全感。当然,没有睡袋,用小被子轻轻包裹起来也可以哦。
另外,飞机抱,就是让婴儿面部朝下,侧着或趴在宝妈的肚子边,让婴儿的头稍微偏下低一点,但不是垂直哦,这样就会让婴儿的肚肚轻松许多。
3.制造“白噪音”
宝妈可以在婴儿的耳边制造“白噪音”,通过吹气嘶嘶声等形式给予婴儿安全感,这样他们也会觉得重新回到妈妈的肚子里,缓解肠绞痛。
4.喂奶
宝妈可以通过给婴儿喂奶的方式来缓解肠绞痛。
婴儿在吃奶时,会通过吸吮缓解肚子的不适。
不过要注意的是,宝妈不能过度喂奶,每天不要超过8次。
注意:这四种方式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想要根治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婴儿快快长大,届时这种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当然,如果这四种方式效果不大的话,医院,让医生开一些胀气的药、益生菌等等,也会有用。
总而言之,婴儿无故哭闹,原因并不一定就是饿困闷热冷尿,家长别忽视了肠绞痛。
它不是病,但却会给婴儿和父母带来伤害与困扰!
各位宝妈,你家孩子得过肠绞痛吗?你们是怎样缓解孩子症状的?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下你们的高招吧!
我是兜妈,一位母婴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亲,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为您提供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如果您有感兴趣或想了解的话题,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们,也欢迎来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期待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