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渝医生
为医者,学而不止。
这句话在林思渝医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走上工作岗位前,他就拥有了外科、康复双学士学位;成为医生后,更是不断学习前沿理念、精进医技。
从医10多年来,林医生已拥有多台脑瘫偏瘫成功手术经验。良好的口碑,让不少远在千里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冬雷小编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与冬雷脑科合作?在哪些方面合作呢?
林思渝早在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时期,我就和宋冬雷教授相识了,当时我们的工作地点就相隔两层楼。虽然工作交集不多,但是身边的同事都对宋教授赞誉有加。所以,有机会就第一时间和宋教授联系上了。
成人的痉挛瘫或者小儿脑瘫,都属于功能神经外科的细分,这次和冬雷脑科主要是在肢体痉挛的外科治疗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林思渝医生
冬雷小编您觉得是什么能够让那些远在千里的病人,愿意克服距离问题,来奔赴您呢?
林思渝其实这些病人大多是口口相传,由我的老病人推荐过来的。想要做好口碑,就需要扎实做好临床服务工作,久而久之就在病人群体建立了信任度。这类推荐病人的依从性、信任度都比较高,不管多远,认定你了就都愿意来看诊。
冬雷小编小儿骨科与康复的双重经验加持下,给您的治疗方式/理念带来了什么影响?
林思渝痉挛瘫治疗需要神经外科、骨科、康复科等至少三个学科密切合作,才能建立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
恰巧的是,过往的学习和临床经验,能让我以多学科诊疗思维去制定对病人最有利、更综合的治疗方案。对病人而言,这样可以少跑科室,少走弯路,尽快回归社会、回归校园。
来自好大夫的病人评价
冬雷小编7年来,您一直心系公益,跨越数万公里,使千余名病人受益。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您这样做?过程中,有没有最触动您的一个病人?
林思渝能来一线城市看病问诊的病人还是有限,更多的病人因为地区偏远或者囊中羞涩就望而却步了。
出去巡诊义诊,我们就可以把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服务带给更多的病人。再加上当地的残联*策,可以给予病人一定补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在外面巡诊义诊,也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
义诊期间,触动我的事情很多,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湖南的病人。一家四口人,只有爸爸是健全的,妈妈患有小儿麻痹症,两个女儿都是脑瘫。
当时爸爸一个人带着她们三位来看诊。家里经济条件也确实不好,但是爸爸还是非常愿意给孩子治疗。妈妈也很伟大,让我们优先给小孩子治疗,自己主动放弃进一步的治疗了。两人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这种牺牲让人非常触动。
义诊中的林思渝医生
没有一个优秀的医生,不热爱自己的病人。
「多治好一位痉挛瘫病人,就会多挽救一个家庭。这是我10多年来从事脑瘫偏瘫治疗的动力和决心。」林思渝医生表示。
此次与林医生的合作,不仅进一步增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实力,也为更多脑瘫偏瘫病人带来福音!
病例分享
患者一:7岁女孩,患痉挛性脑瘫,双足尖足畸形,行走异常,走几步路就会摔跤。3岁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但效果不好。于是,母亲慕名带女儿来看诊。
针对孩子病情,林思渝医生及时为她施行了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住院12天后,达到了预期疗效目标。计划3个月后再为其施行腰部脊神经后根切断手术,后期再配合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即可实现生活自理。
患者二:12岁男孩,患痉挛性脑瘫,双下肢发育迟缓畸形。
由于孩子双下肢畸形较重,于是为他制定了跟腱延长术即内收肌部分切断术+康复训练+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康复训练,共五个阶段。
到第五个阶段时,孩子的双下肢已经没有明显畸形状态,可以独自短距离地行走。孩子之所以能恢复得不错,家长的配合和坚持也非常重要。
其他患儿的治疗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