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户不买账 钾肥定价系统面临崩溃-华尔街见闻
今年供应商迟迟未能与钾肥最大消费国中国的客户达成协议。市场担心,中国将寻求依赖现货市场满足需求、压低钾肥售价,近年来维系国际市场钾肥价格的定价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彭博报道援引澳大利亚银行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分析师解释称,过去十余年,中国的基准价格一直支持着钾肥行业的稳定盈利。可今年,由于中国国内库存增加,现货市场价格下跌,中方希望压低进口价格,要低于去年每公吨305美元的协议价。而全球主要钾肥供应商还希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价10%。报道提到,麦格理指出,中国进口商与钾肥供应商以往每年2月就会敲定基准价的协议,今年因为这种价格分歧,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任何协议结果。钾肥厂商将不得不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为定价而竞争。麦格理的分析师Daryna Kovalska预计,没有协议,系统可能会崩溃。过去这些年钾肥生产商稳定的盈利前景将不复存在。彭博旗下投资研究机构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Jason Miner认为,推迟达成协议等于朝钾肥市场传统模式瓦解又迈进了一步。农业大宗商品资讯与研究站Agrimoney的文章指出,中国与全球主要钾肥供应商的年度协议迟迟未决,业内已经广泛猜测协议何时达成及协议价最终会是多少。文章提到,花旗分析师日前预计,中国的进口商今年最终会同意上调钾肥的进口价,但10%的涨幅未免有点过于乐观。花旗的研报称:中国自身库存量创最高纪录,钾肥生产商相对纪律性较低,这些应该有助于中国得到较有利的价格。花旗预计,中国进口商的协议价会是每公吨320美元,进口量会比去年少约10%-15%。交易各方可能下月签署协议,甚至可能今年5月才签约。而Kovalska预计,即使今年最终协议达成,供应商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成交价。不过,形势还很不明朗。加拿大投行Paradigm Capital的高级分析师Spencer Churchill则是认为,谁都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中国进口商的动向无法预知,以俄罗斯钾肥生产商Uralkali为首的主要供应商也是。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