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在烈性传染病中可以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就算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埃博拉病*见了它也要尊称一声“大哥”。毕竟狂犬病的病死率在烈性传染病中排名第一,患者一旦发病,死亡率达%,全球每年平均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
虽然是名为狂犬病,但是犬类并不是唯一可以传染狂犬病的动物。实际上,任何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只不过犬类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我国犬类传染源占90%以上。其次猫也是占很大比例的传染源,野生肉食动物和蝙蝠都有传染风险。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1—3个月,病*进入人体后首先会引起类似感冒的症状,接着还有可能出现像丧尸一样的神经系统症状。
狂犬病感染的表现主要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
非特异性:低烧、乏力,全身出现不适,一般持续2-10天。
特异性: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
狂躁型占狂犬病患者的大多数,主要是由犬类传播引起,主要表现为高度兴奋、阵发性咽肌痉挛、怕水、怕风等,还有可能会出现咬人、抓人等现象。
麻痹型主要是由蝙蝠传播的狂犬病,通常表现为四肢无力和麻痹,麻痹大多开始于被咬处,然后逐渐呈现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肌肉或全部肌肉出现瘫痪,咽喉肌和声带会因麻痹而失声。
那什么情况应该注射疫苗?
狂犬病病*暴露之后应当尽早注射疫苗,以达到保护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接触猫猫狗狗的情形都需要打疫苗,应根据狂犬病暴露后的不同伤口级别采用不同的处理原则:
1级:在喂养小动物时与之产生接触,皮肤完好情况下被舔咬并没有产生暴露的情况下不需要注射疫苗;
2级:没有衣物遮挡的皮肤被轻咬,或者只有轻微的抓伤或是擦伤,没有出血,属于轻度暴露,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3级:皮肤上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破损处被动物舔舐,或者黏膜遭到动物体液污染,都属于严重的暴露情况,应立即处理伤口,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制剂。
总之,在与疑患狂犬病动物接触的时候,不管是轻微挠伤还是严重抓伤,只要产生皮肤破损,都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
在日常生活中要文明遛狗,偶遇的流浪猫和流浪狗再可爱,也不要轻易抚摸触碰,避免被咬伤。
#如何科学预防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