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2.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区别吗?
答: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就是指药品不良反应。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性作用(*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
3.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
答:使用任何药品均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一些不良反应属于严重不良反应,可能给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如器官功能损伤、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导致死亡。一些药品不良反应还不为人们所认知,尤其是上市前临床试验未发现的罕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可能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此外,药品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如遗传因素、身体状态)有关,其发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4.医务人员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办?
答:医务人员发现可疑不良反应,一般应对不良反应给以适当治疗,必要时停用可疑药物,按规定及时向本院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部门报告,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5.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办?
答:患者发现了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院就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不良反应的不同表现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6.怎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
答:患者和消费者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合理用药;用药后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院就诊;应牢记自己发生不良反应的经历和药品,因为再次使用这些药品还可能引起同样、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安全用药常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7.应该怎样治疗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他常见病、多发病一致,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通常应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对症治疗,必要时使用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物。
(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