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
张启明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有着不同内涵的脾肺肾肝心藏象学说中的五藏是功能单位,经络学说中的五脏是解剖单位。然而,传统中医在论证五藏与五腑的表里关系时,以经络的循行为依据;解释经络腧穴的治疗时,借用五藏的功能,可能是在偷换概念。
外感受器(exteroceptor)分布在皮肤、黏膜、视器和听器,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痛、温度、光、声等物理刺激和伤害性化学物质等化学刺激
本体感受器(proprioceptor)分布在骨骼肌、躯体筋膜、骨和关节以及内耳的前庭器,接受躯体运动和平衡过程产生的刺激;
内感受器(interoceptor)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接受来自内环境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压力、渗透压、温度、离子及化合物浓度等。
表里的内涵根据感受器不同,人体的固定结构可分为两部分:[Sticker]体表,由皮肤、黏膜、运动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组成,主要分布着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也分布着内感受器,传统中医称表;[Sticker]体内,由内脏、心血管、腺体和内脏神经系统组成,只分布着内感受器,传统中医称里。
中医物理疗法是指通过针刺、推拿、艾灸、刮痧、拔罐、放血等物理手段刺激体表,以达到治愈体表或体内疾病目的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应地,中医化学疗法是指通过口服、吸入、灌肠、外敷、熏洗等手段吸收中药成分,产生化学作用以达到治愈体表或体内疾病目的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中医物理疗法引发的体表感觉酸、麻、胀、痛、木、触、压、热、触电感大都是躯体感觉信号,借助躯体感觉纤维传入中枢。
中医物理疗法产生的治疗效应调节心肌的运动状态,如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运动状态。一方面增加局部的营养、激素、O2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另一方面输送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缓解局部的炎性反应。
调节内脏平滑肌的运动状态。如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治疗腹痛,加强肠道平滑肌蠕动治疗消化不良;
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如使下丘脑分泌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激素,改善生育、全形、气化、主水、卫外和主血脉功能;
调节外分泌腺的分泌。如促进口鼻黏液腺分泌缓解口鼻干燥,减少呼吸道黏液腺分泌避免呼吸道堵塞。
上述这些治疗效应恰恰是内脏运动纤维支配效应器产生的调节作用。故中医物理疗法的形态学基础可能是躯体-内脏反射
中医物理疗法的神经机制神经解剖学研究表明,一个神经元的周围突可以有2~3个分支,分布于内脏器官、骨骼肌和皮肤。即一个神经元既可以接受躯体感觉信号,又可以接受内脏感觉信号。若来自骨骼肌和皮肤的躯体感觉信号较强,则不但能兴奋躯体感觉神经元胞体,还能兴奋内脏感觉神经元胞体。若来自内脏器官的内脏感觉信号较强,则不但能兴奋内脏感觉神经元胞体,还能兴奋躯体感觉神经元胞体(牵扯痛的机理)。故当五藏的功能态势出现异常时,体表与体内的关系会加强。膝神经节和脊髓T1~L3、S2~S4节段对应的脊神经节既包含躯体感觉神经元胞体,又包含内脏感觉神经元胞体,故中医物理疗法的神经机制可能是发生于这些部位的躯体-内脏反射。
中医物理疗法的神经机制
体内疾病的体表敏感区
体表疾病的体表敏感区
各位海外中医专家,这是我关于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放血等中医物理疗法的作用机理的一点认识。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郭松鹏点亮一道光柱,照亮中医了殿堂,西医知识像一大群蚂蚁,呼啦呼啦地往上爬。突然人们关闭了人性的开关,它们又跌落一地。
量子不同的系统,由各自独立的系统语言构成,混淆不同的系统语言,可以摧毁系统,系统也不再working。。。妄图以西代中,或以西医科学解决中医问题者,须知此系统论的定理与常识,宜先熟悉中医学术的特定系统语言,以建立正常的思维指向,在理论的体量上,须知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西医理论脆弱庞杂,极破碎。。。研究者须建立以中律西的思维指向,这是人间正道,若妄图以西律中,无论如何工作,不过是数据的无效堆积,只能是无用功,是科研废物。。。只能使中医科研重大成就止于"蒿/麻"(中国)。
郭松鹏以中律西,倒是绝好办法
秦三光?即使花费同样的物力人力,成功概率高得多,而且实用。人性默契,相向而行。
量子现存的TCM古典经典的文字,它承载了密集的人智,我是相信的,它有扭典有偏离,有丢失,有弯曲。。。也是历史时空的常态,可以计算在内,可以忽略不计。。。它的总体指向正直,系统同1坚定,至今依然Working。。。我是相信的。研究者若根本不相信中医,研究中医也是抛离中医,流散无穷。。。没有意义。而西医科普,恐怕每天都有人在做,但是,危及全人类的3大医学主题至今无解,愈演愈烈。也是讽刺的。
人类所思,是信仰的拥有所发生的1种力量,但是,此种力的指向有不同,人人拥有特定的信仰是自由,也是常态。。。而研究中医,开启1座存在着的,确定存在着的医学宝库也是1件诱人的好事,但是,5色令人发狂(老子有此类描述),中医研究需要坚定,清晰,准确的判断力,而常常是少儿不宜的,所以,常常需要成年人与成老年人的判断力,而医学判断,需要医学生直面人群与生命,这个,是研究者常常惧怕的,所以,近50年,医学院的学生都在疏离临床1线。。。搞研究,所以,高端研究者的判断力普遍脆弱。。。如果1个中医研究者的脑洞里根本就没有中医记忆,连中医的系统语言都已经精神清除,你相信他在认真地研究中医么?所以,我讨论中医,不得不引入信仰问题,所以,我高度赞赏贺*先生的中医信仰,当然,贺兄也是1个真诚的,专业的,中医研究家,对循证,对数理统计,对中医研究方法,都有专业的,高深见解,我是赞佩的。
郭松鹏
秦三光?你为了规避“约谈”,自己不敢说“中医信仰”,却把光环戴在贺*头上。
量子我公开我的信仰与理想已经n次啦。"公众"都已经听烦了。
诸君亦可公开自己的信仰与理想,我都给予同样的赞美,我的赞美词是同样的:祈兄等还是相信您愿意相信的,我所论,也是供批判用的。
郭松鹏
李灿辉?回群主:张教授的课题属于“应用理论再架构”范畴。不必实验验证,只需实用验证。知识匹配得缝隙越小,则越符合真实世界,自然会产出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个人认为,他也许未意识到,他正在架设一座鹊桥,让中西医双向选择,爱慕和思念是催情剂.我劝大家,帮助张教授架鹊桥,至于谁take谁?就让历史抉择吧。
李灿辉我们可分析一下张教授架的鹊桥,是单向还是双向的。
郭松鹏:经络,经脉,经筋,经水?
郭松鹏一头是中医臧象,中间是机制鹊桥,另一头是西药。>从这一头输入中药,另一头就产出西药,从另一头输入西药,则产出中药。张教授搞的“鹊桥”目前仅属于大方向性的笼统的匹配。还应该细化到分子水平,这样才能与分子单体西药匹配。
李灿辉我们就说肝吧。中医的肝是个整体概念,体阴而用阳,故有藏血和疏泄两方面功能。而在中医整体观概念里这两项功能是相辅相成,关系密切的。
一旦中医之肝的疏泄功能与藏血功能分别转换成生理学概念的内脏运动与躯体运动,问题就出来了,变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功能,即整体性消失了。
郭松鹏肝藏血,不仅指单纯的血容量,而是指肝脏处理净化(解*)血液的总量。张教授把臧象%地当成功能性器官,不妥,部分属于实体。
李灿辉支配内脏活动与支配躯体活动是相互独立的,两者组合也回不到原来的肝藏。
郭松鹏可以先独立考察它,然后再回放到整体中考量。肝藏血,指肝脏净化(解*)血液的总量。自主神经腹丛,一定把多个脏器络合在一起工作。
李灿辉支配内脏活动的执行结构,与支配躯体运动的执行结构,分别为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距离被拉更大了。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重建不出肝藏原来两方面功能相互相成的整体状态。
郭松鹏在躯体四肢,目前发现自主神经有两条通路,一条是与血管伴行的交感神经;另一条运动神经里面的交感神经纤维。目前发现血管上的交感神经与内脏与关。
李灿辉用同样的思路看肾,问题就更明显了。肾藏五项功能作为一个整体,拆开之后变成各自独立,无法复原。张教授也没有让它们重组复原的考虑。
郭松鹏离体独立实验和整体性实验,需要几个回合的反复磨合。例如,解剖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很明确了,但肝脏在活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定是另一个样子。
李灿辉?对,整个西医也不太关心肾在整体中究竟如何工作,以及与其它器官的关系。问题还是发生在对自主神经工作原理的了解不多。从解剖实验,到临床实验,反反复复才能核准确认器官之间的实体关连和功能关系。估计古人遭遇到同样的难题,所以探究到一定程度,就着手“模型化”,一了百了。
李灿辉作为《中医形态学》,应该是在保持中医整体观念的前提下阐述形态结构,不以牺牲整体观特征为代价剖析结构。这应该是贺*观点的核心。也就是说,张教授架的鹊桥,是条不能回头的单行线。
郭松鹏:经络,经脉,经筋,经水?
郭松鹏挺难的,西医那边可利用的知识不足。现在,西医那边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动力不足,没有人愿意搞精细解剖了。
吳侃陽
李灿辉?事實上「中醫型態學」已經從你們內部瓦解了對於解剖學概念和中醫臟腑學說之間的等同和套用觀,群主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所長期固守的這個「」高地是個「死結」而放棄。所謂的「中醫型態學」不如稱之為「中西醫學術理論分別敘述學」比較貼切,因為這種虛空鵲橋式的分別敘述可以滿足中西醫結合論的需要,只是缺乏中醫臨床的指導意義而已。
李灿辉
吳侃陽洛杉磯我固守什么?
吳侃陽
李灿辉?固守中西醫臟腑學說的相互套用(即中醫之肝等同於西醫解剖學的肝臟等)的觀念,不過這是許多西化中醫一般都會固守的陣地。
李灿辉
吳侃陽洛杉磯?吴老师把中西医脏腑学说截然分开,将中医脏腑陷入虚无的谬误前面已经反复讨论过了。传统派认为中医是没有实体结构的玄学是荒唐的吳侃陽洛杉磯?
李登岭“五藏”是一套中医“衣裳”。改成五行,改成一二三四五。这样就提高到站在中华文化的高度。
贺軍以上张启明教授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我认为他只阐释了中医理论有什么用,而不是中医理论是什么?
李灿辉“五藏功能”变换成“生理功能”,就已经换装了。以“生理功能”展开涵盖整个生物医学各种执行结构,已经与中医无关了。
贺軍
李灿辉?盛赞[Sticker]群主的"鹊桥"单向说!
李登岭神鞭-“辫子割啦神还在”就是了这段:“五藏”是一套中医“衣裳”。改成五行,改成一二三四五。[呲牙][呲牙]这样就提高到站在中华文化的高度。
吳侃陽群主直到今天都沒有定義過中醫之肝與西醫解剖學肝臟之間的異同,怎麼能夠信口「荒唐」呢?[Smile]你是同意張啟明教授之異?還是堅持自己原先的「同」?
李灿辉
吳侃陽洛杉磯中医脏腑与解剖脏腑既有同又有异。张启明教授用“脏”和“藏”分别表述,很有开创性。而在“藏”的部分,通过与生理学的功能对接,进一步展开,涵盖整个现代生理学。都是伟大的创举。而在这过程中方法学的考量可能需要周详些。
李灿辉
吳侃陽洛杉磯请吴老师谈谈中医脏腑没有实体的理由
贺軍如何合理的使用研究方法决定着结出的果实的真实可靠性,对接之后的临床意义有多大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前者是怎样做这项研究,后者是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Kevin各位大师,[Rose][Rose]我只是在讨论,也是“理论实验”的范围。中医的藏象学说,本质是“形”的意义和現代不同。强行分开开,罗辑又不通,分开的“形”是西医的形了,这是混乱之要害。群主
吳侃陽
李灿辉?中醫臟腑學說所指五臟不應該等同於解剖學的實質臟器,這在《中醫基礎理論學中早就有了詳細的闡述。古人對於實質臟器既有研究,又不太很重視,其原因全在於中醫學說整體論的模糊特性。譬如腎。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納氣,主水,主骨生髓,腰為腎之外腑,在液為唾,在志為怒,其華在髮等等。很顯然,實質腎臟根本就不具備上述大多數功能,其中少許與腎臟的功能有關,但更多的則與腎臟毫無關係。我們知道,中醫之腎的上述特性具備較強的中醫臨床指導意義,因此至於是否對應實質腎的臟器就不太重要了。所以說中醫臨床遵循中醫學術理論才有臨床意義,人為地拉郎配才是真正的荒唐。
李灿辉
吳侃陽洛杉磯吴老师一方面把“中医五脏与解剖脏器等同”这样荒谬的观点强加于人,一方面不承认“五脏没有实体”。贴出一段众所周知的中医基础知识,要回到盘古开天地么?能不能坦白地说:是否同意张启明教授的观点?不同意的话请说出理由。贺軍我相信贺总指出的问题会引起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