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真热啊!
随着地表温度的不断攀升
暑假正冒着热气向我们走来。
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学习
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
计划怎么出去吃吃喝喝了呢
别急!别急!
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千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的预防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1.从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西安的人员,为自己,也为他人健康,请一定严格按照要求配合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2.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3.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等。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建议外出佩戴口罩。
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口罩。
2.保持手卫生。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健康监测与就医
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异常要为其测量体温。
2.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告知社区就近就医。
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1.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家用消*用品等物资。
继续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腮腺。15岁以下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
腮腺炎病*除了主要侵犯腮腺外,病*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关节等。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怎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呢?
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外,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如果被确诊为腮腺炎,家长该如何做?
首先一定要做好隔离,不能再去学校。
与家里面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居住、吃饭、喝水,房间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孩子的所有生活用品、玩具等平时接触的东西,都要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来进行彻底消*。
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多喝温开水。
饮食上最好是吃半流食或柔软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唾液腺分泌增多,使疼痛加重。
保持口腔清洁,多用淡盐水漱口。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多见狗、猫等)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如果一旦被狗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刻进行伤口处理,越早越好。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处理。
1.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医院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2.消*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伤口处理后,应立即到*府指定的犬伤处置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三级暴露者在疫苗接种的同时,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做好自我防护,预防中暑发生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中暑的治疗
中暑后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般可很快恢复。
中暑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1.大量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益。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2.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同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
4.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5.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使用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然而一旦气温升高到32.2摄氏度(90华氏度)以上,电扇则无助于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生。洗冷水澡或者打开空调对人体降温更加有效;
6.外出时,应涂擦防晒霜,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
7.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8.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2-4杯非酒精性冷饮料。运动型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9.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10.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保证充分的睡眠与休息,避免长时间直射日晒。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七月天气炎热,病菌和苍蝇等大量滋生繁殖,食物也易腐败变质,肠道传染病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从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素引起发病,并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别人。
怎么预防肠道传染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应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把好病从口入,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勤洗手,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零食前也要记得洗手;儿童不要养成吮吸手指的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吃冷饮。
3.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病原体污染食物和餐具。
4.吃剩的食物及时放在冰箱内,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
5.贮存或加工食品时,应生熟分开,生吃瓜果蔬菜应清洗干净;已消*餐具和未消*餐具分开放置。
6.外出就餐尽量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
7.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医院就诊。如身边有腹泻、呕吐患者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的消*,尤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等要做好消*处理,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天气炎热,进入溺水事故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为预防学生擅自到河流、水库、塘坝游泳、玩耍,发生溺水事故,“防溺水”知识,人人须知、必学。
儿童溺水防护“八要点”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护,不能疏忽。以下八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1.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2.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积水,保持气道通畅;
3.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有心跳,但无呼吸,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4.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均已停止,除了进行人工呼吸外,还要加以心肺复苏。
华清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