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2/5715354.html春末夏初,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是春季宝宝最常见的传染病。那么什么是手足口病呢?下面梨小乐就带您一起了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3岁及三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患病,每年三月开始手足口病的流行,传染性比较强,尤其是像幼儿园这样的人群密集的地方,一般全年都可能发生,5~7月最高发,家长们需更加注意。
2.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能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有的还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数急性起病,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少部分病情严重者还会伴有肌肉痉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污染的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消化道传播: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可通过粪便排出病*。
呼吸道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4.手足口病如何识别?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5天,这个时候,宝宝可能有低热(38℃左右)、困倦、头痛、咳嗽、流鼻涕、食欲不佳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发病期1~2周时,症状最明显,如果发现下面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医院检查。
①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疱疹破了,宝宝会感到很疼,抗拒吃饭、吃奶。
② 手掌或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疱疹,不疼不痒。
③ 臀部或膝盖偶尔出现米粒大小疱疹,不疼不痒。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④ 手足口上的疱疹在同一个宝宝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5.手足口病的发病过程?
一般情况孩子感染手足口病的致病病*后,会有2~7天潜伏期,然后才发病。病程大概要经历两周左右。
第1-2天是初发期:发病早期,宝宝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发热。
第3-5天是症状高峰期:这一阶段会出现剧烈的口腔疼痛、手脚出皮疹,宝宝也会因为口腔很疼、皮疹瘙痒而性情暴躁、入睡困难、明显厌食等。
第6-10天是恢复期:后期阶段,基本退热,食欲逐渐恢复,手足皮疹渐渐褪色、脱皮,严重的会出现手指、脚趾末端脱甲。
6.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1.勤洗手洗手是最好的预防!要用流动的水洗手,配合温和无刺激的儿童洗手液辅助消*。外出时,采用便携式湿巾或免洗洗手液,随时随地让小手保持洁净。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都要认真洗手。因为手足口病菌主要通过口腔进入肠道,孩子喜欢舔手,很容易发生病菌传染。
2.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剂消*1-2次。预防病从口入。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染,可以用抗菌喷剂进行消*,达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
3.在疾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已经患病的孩子接触而传染。
4.在疾病高发期,应加强孩子的营养,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增强抵抗力。增强宝宝免疫力,降低传染机率强大的保护力,宝宝拥有好的体质,就不怕各种细菌病*威胁。
5.吃母乳的孩子也会得小儿手足口病,因此哺乳期妈妈喂奶前要洗手,并清洗乳房。奶瓶、奶嘴使用前后也应充分清洗。
7.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炎的区别?
疱疹性咽炎也是儿童春季易感染的疾病,与手足口极为相似,也有明显不同,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下两点进行分辨。
不同点1:疱疹位置不一样。疱疹性咽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不同点2:疹子特征不同。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而疱疹性咽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春季疾病高发期,宝宝身体虚弱易感染疾病,那么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就尤为重要。提高宝宝抵抗力的方法有很多,健康又安全的食疗就是您不错的选择!
清热去火,润肺止咳
提高免疫力
谢谢观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