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我们个人的“下水道系统”,“许多人为肠道问题感到尴尬,在这主宰“万病之源”的器官前沦为“沉默的羔羊”,肠道不好,营养就吸收不了,体内*素就会增加,免疫功能也会下降”。
肠道一生要为人体处理约70吨的食物,为人体体重的1,倍(按平均寿命70岁计算),人体补充的营养约有90%靠肠道吸收,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约有84%是由于肠道问题所致,肠道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另外,人一生中产出约4吨大便,排便是人体排出体内*素的主要途径,人体中约80%的*素需要靠肠道通过粪便排出,如果这些*素堆积在肠道当中,将会被肠道重复吸收,损害人体健康。
此外,人体中约70%的人体免疫细胞存在于肠道,人类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肠道也有关系,肠道菌群平衡被破坏,将会直接导致免疫细胞辨别能力下降——抵御外来侵略及免疫监视调节功能也会相应减弱。
人体微生态失调包括体内菌与菌之间比例的失调、菌与机体之间的失调、菌和机体的统一体与外环境的失调,这些方面的失调将使人体从正常情况逐渐转为病态。有关专家认为,导致人体微生态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而且这些原因的影响一般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会立即显现其致病的结果。因此,人体微生态失调也是导致人体亚健康,甚至是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大主要原因
导致人体肠道菌群失调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人体肠道内益生菌数量会逐渐减少。经研究发现,体内益生菌占总菌数的比例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数据指出人体内益生菌占总菌数的比例在人类婴儿时期高达99%,青少年时期保持在50%左右,中年时期降至30%左右,而在60岁以后仅存10%~15%,人类体内有益菌占总菌数的比例将与人类的寿命与健康水平呈正比。
2饮食结构因素
现代人膳食结构以精细粮为主,容易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衡。营养失衡会导致益生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摄入不足,益生菌数量骤减,肠道菌群失调。
3气候和温度因素
高温炎热,或者气候突变,人体自身调节功能无法适应剧烈的气候变化,都会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益生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
4个人因素
工作压力重、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胃肠功能紊乱等,都会导致体内益生菌数量降低,肠道菌群失调。
5外环境因素
食品、饮用水被细菌污染,进入人体后大量有害菌在胃、肠道定植,导致各种胃肠道疾病,益生菌被有害菌抑制,从而导致数量快速降低。
6药物因素
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消灭有害菌的同时,也将大量有益菌消灭,经常滥用抗生素,将会严重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肠道菌群失调,继而诱发疾病产生。
7疾病因素
各种慢性病及癌症的放化疗,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胃肠道生理功能受损。
母爱英童乳酸菌奶粉获得国家生产工艺发明专利,添加四种优质菌种均来自丹麦丹尼斯克公司,菌种活性强,经过发酵专利技术,保证了菌种的活性和数量,无需添加任何可直接制作酸奶,肠道的守护神!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