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可能会遭遇一个令人担忧的健康问题——手足突然间的麻木与不由自主的抽搐。面对这些症状,家人和朋友们往往会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便是中风这一严重疾病,恐惧与不安迅速笼罩心头。
然而,医学的奥秘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这些看似与中风相似的症状,很多时候并非中风所致,而是低钙血症这一更为常见却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在作怪。
低钙血症,作为一种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电解质紊乱状态,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
据权威医学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约有20%-30%存在不同程度的血钙水平偏低情况,而在这些人群中,因低钙血症而表现出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的比例更是高达10%-15%。
那么,为什么血钙水平偏低这么容易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呢?
钙,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矿物质之一,不仅参与骨骼和牙齿的构成,还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当体内钙离子水平下降时,一系列的症状便会接踵而至,其中,手足麻木、肌肉抽搐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之一。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骼系统会经历一个自然的老化过程,称为“骨质疏松”。
这一过程中,骨骼中的钙质会逐渐流失到血液中,但由于身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以及维生素D等促进钙吸收物质的不足,使得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难以得到有效补充,从而引发低钙血症。
除此以外,肾脏也是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包括钙的代谢。老年人肾功能逐渐衰退,对钙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钙随尿液排出体外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血钙水平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一般还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疾病本身或其治疗药物都可能影响钙的代谢,导致低钙血症的发生。
那么,低钙血症除了会导致手足麻木、抽搐以外,还有什么后果吗?
患上低钙血症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涉及神经肌肉、骨骼、心脏、免疫等多个系统。
例如长期低钙血症会加速骨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症。老人的骨骼变得脆弱,易碎,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脊柱、髋部和腕关节等部位的骨折更为常见,长期存在会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
心脏传导系统也会因为低钙血症,出现错误的电信号传递,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跳过快或过慢,严重时可导致晕厥甚至危及生命。研究表明,低钙水平与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都有关系。
而在呼吸道方面,则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发作,甚至呼吸暂停;在消化道,则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胆绞痛等症状。
既然中风和低钙血症都会让患者出现手足麻木、抽搐,到底该怎么判断是中风还是低钙血症呢?
剩余42%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