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过高,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如果你吃了这些变质的食物,就容易得肠道疾病。那么,夏天怎么预防肠道疾病呢?下面让我们看看。
1.过量饮用啤酒会对胃粘膜造成损害。如果人们患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饮酒后很可能出现胃出血症状。因此,正常人应适量饮酒,胃病患者不宜饮酒。
2.大部分海鲜是冷食。如果一次吃大量海鲜,很可能刺激胃粘膜,引起痉挛。吃的时候,应该用姜和醋来中和海鲜的冷性。食用海鲜后,不要短时间食用含有鞣酸的水果。
3.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一旦食用,会引起胃肠道菌群紊乱、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因此,在夏季,我们应该注意控制菜肴的数量。如果我们不能吃它们,我们要么把它们放在冰箱里,要么把它们放在垃圾桶里。
4.冰激凌冷饮可以使夏天凉爽,但太冷对胃有害。肠胃不好的人不应该吃冰淇淋。冰镇饮料在饮用前也应放在室内略低于正常温度的地方。
5.要注意用罩子将食物与周围隔离,尽量避免细菌污染,以免引起胃肠道疾病的暴发。
6.养成喝水的习惯。每天喝-毫升开水。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大杯温开水。它可以清洗和润滑肠道,去除毒素废物。
7.如果夏天出汗量大,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您可以多喝一些汤品,如:一些蔬菜汤(番茄蔬菜汤、冬瓜汤等)在常温下,对夏天的炎热有很好的效果,绿豆汤和莲子百合汤在常温下有很好的降温效果。
8.一日三餐的饮食应粗细搭配,合理搭配肉类和蔬菜,特别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类、土豆、豆类、蔬菜、水果等。
9.常吃大蒜、洋葱、竹笋、谷类食品、大豆及其制品。这些食物含有低聚糖,不仅能促进肠道有益细菌的生长,还能调节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减少体内脂肪沉积。
10.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并持之以恒,可以经常做俯卧撑、搓腹、腹深呼吸等,对增强腹部肌肉、促进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都有帮助。
11.如果长期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胃肠生理功能紊乱。学会控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利于肠道环境的稳定。
12.生吃的蔬果要彻底清洗,剩菜要合理存放,控制细菌要通过苍蝇和昆虫传播,剩菜再食用时要加热。
13.夏季应减少外出就餐,或不去卫生条件差、餐具消毒不严、无卫生营业执照的夜市或小摊。
14.不饮用原水,保护水源,加强污水处理,定期对饮用水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15.吃一些清凉的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消暑解暑、清热明火、排毒通便、消暑祛湿。比如黄瓜、西红柿、茄子、生菜、芦笋、芹菜等都是凉菜。
16.熟肉制品从生产到销售不应冷藏超过两小时,特别是在食用购买的熟肉制品前,应加热消毒后方可食用。
17.不喝“四不”食品饮料,即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产品。
18.腹泻呕吐时,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不要抱侥幸心理拖延病情。
19.附近有肠道传染病患者应隔离。尤其是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应得到妥善处理,以避免水和食物污染。
2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洗手,用肥皂和其他清洁剂彻底清洗。洗个澡,经常换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