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发病初期,都会选择口服卡马西平药物治疗,但除了暂时缓解疾病,这些药并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和痉挛的扩散,所以一旦药物效果不佳或无效,就表示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有面肌痉挛8年的乔女士,做过射频、吃过药物治疗,面部抽搐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症状越来越重。
面肌痉挛药物治疗,为何总是治不好?
38岁的乔女士,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不自主抽动,这些年症状越来越重,从眼轮匝肌的抽搐,到嘴角的抽搐,范围越来越大,抽搐的频率增加,特别是紧张的时候,眼部抽搐让她眼睛睁不开。为了能够控制症状,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8个月前也做了射频治疗,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留有轻度面瘫。
为了根除面部抽搐,乔女士找到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颅底颅神经疾病专家组姜海涛教授,门诊经过评估,颅神经显像结果显示小脑下前动脉骑跨面听神经,与面听神经关系密切。这可能是导致她出现面部抽搐的原因,想要根治,需要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姜海涛教授介绍:造成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是血管压迫学说。在面神经出脑干段受到颅内异常行走的血管压迫,由于血管长期的搏动,造成面神经脱髓鞘的改变。此时的面神经就像一根电缆的外皮受到破坏,造成了漏电,在神经支配的肌肉中,就表现为使不该收缩的肌肉出现了异常的收缩。只有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将“肇事血管”和面神经分离,抽搐才能彻底治愈。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脸终于不抽了!
找到病因,经过各项评估后,姜海涛教授为乔女士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在右耳后发际线内切开4cm左右的切口,颅骨打开硬币(1元)大小的骨窗,显微镜下仔细探查右侧面神经,发现右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追面神经出脑干处,考虑为责任血管,分离血管后并将神经垫棉垫于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术后,面部抽搐的症状消失了。
00:17
姜海涛教授解析:原发性的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常常呈间断性发作,不自主的、无规律的抽搐,严重时可以伴有口角歪斜、睁眼困难等。患者在紧张、疲劳或者用力闭眼时加重,休息可缓解。原发性面肌痉挛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就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可达98%,是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最主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