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燃的场景,你见过吗?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见过的,这样恐怖的场景只会存在于想象之中,或是虚拟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之中,比如《神盾局特工》中的恶灵骑士,便是一个全身冒火、头部为隐藏在火焰中的骷髅,并且火焰可以燃烧罪恶和灵*的超凡存在。
《火人》开局便是哈珀看到一名男子燃烧的场景:“走路像醉汉的男子瘫软下来,痉挛般向后弯曲脊柱,头向后一仰,火焰开始舔舐他身前的衬衫,紧接着他的头就燃成了一个火炬……扶着梯子的右手在燃烧……他张开了嘴想要大叫,可冲出喉咙的却只是浓烟”。这比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看过的那篇人体自燃小说中的场景要恐怖和惊悚的多。
《火人》是美国作家乔·希尔的全新力作。乔·希尔不仅是“二十一世纪悬疑小说的最耀眼新星”,还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自从年以《心形礼盒》(Heart-shapedBox)惊艳文坛后,他就赢得了全球百万读者的盛誉。他的作品题材和风格,主要都是描写“人性黑暗的一面以及深沉难解的恐惧”,《火人》更是为他赢得了轨迹奖年度最佳惊悚恐怖小说首奖。
如果从故事情节的设置来看,《火人》并不算特别出色,毕竟致命病*导致全世界进入末世这样的故事可谓是烂大街的设定了,连末世文都是已经过了*金时期的类型文,更别提还有《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和《行尸走肉》系列美剧这样风靡全球的影视作品。
但《火人》出彩的地方则是隐藏在俏皮文字下令人不敢深思的恐惧与黑暗,比如病人蕾妮的调侃“……在随时都会着火的情况下,大家肯定不会选择《权力的游戏》这种长得要命的书来看。一本书故事书读到一半,还没看到结局就死了,实在是件太不公平的事……”患了龙鳞症的病人随时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而龙鳞标记的美丽样式以及病人死亡前化为“绚丽”的火焰,倒是另一种宣告美丽生命凋零的仪式。
又比如哈珀意图向哥哥康纳寻求帮助却被嫂子琳达拒绝后,盘旋在她心中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努力或者是一种极其不公平的行为,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自私到可能得杀人行凶……”这些话语如尖刀一般划伤哈珀千疮百孔的心,也拷问着读者的良心,如果你是患了病又怀孕的哈珀,你要如何抉择?
《火人》另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不管是像南丁格尔一样善良尽职的女主哈珀,还是自私冷酷的雅各布,抑或是拥有超凡控火能力的消防员,甚至是出现的病人、广播中的人物,书中出现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形象。你绝不会搞混他们任何一个人。
不同性格的病人,面对龙鳞症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心理强大的病人,如蕾妮,会坦然面对自己身上的龙鳞标记,甚至为了和身上的龙鳞标记搭配,还把自己的指甲涂上了黑底闪金的指甲油,并且她还庆幸龙鳞症不是那种会让人流脓或者身体部位腐烂脱落一类的病,她还竭尽所能地帮助别的病人,组织读书会,这份乐观和善良何尝不是最珍贵的宝物呢?
也正是因为她的乐观和善良,所以在她失踪后,我们的女主角哈珀才如此地伤心和绝望,但令她更为绝望的是,曾经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丈夫,曾经说过“把该死的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最亲近最爱的人,还真没什么比这更能表达出‘我爱你’的意思了”这样动人的话语的雅各布,却愤怒、冷漠而残忍地责怪她的职业选择,让她带着腹中的孩子,和他一起自杀!当怀孕患病的哈珀一人待在家里时,她打开了雅各布写的那本书,发现了一个更加令她难过的真相,因为这本书就是雅各布的自我投射和生活记录,他不止一次地背叛了她,而且还一直看不起她。即使没有这场龙鳞症的灾难,哈珀和雅各布的婚姻最终也会走向终结,而龙鳞症只是揭开和加速这一结果的催化剂。
如果你觉得这就是作者营造或揭露出来的黑暗的人性的话,那你就错了。在后来的故事中,你会发现雅各布还想杀死哈珀,而在哈珀逃离了他的掌控之后,还对哈珀穷追不舍,只因他认为哈珀不与自己一起赴死就是对自己的背叛!
除此之外,《火人》还塑造了一个非常真实而残酷的末世世界。抛开哈珀个人危机这个视角来看待这场灾难,你会发现更加恐怖而绝望的现实,整个世界都因为龙鳞症陷入了骚乱、恐慌、痛苦、绝望等混乱的深渊,比如隐瞒自己病情故意感染了数千人的修道士,甚至还想通过感染BBC新闻编辑室的工作人员,来达到表达他的*治观点的目的。而害怕被患病之人传染的健康人甚至不会放过逃到荒野中的病人,像射击逃跑的动物将他们射杀在草丛里。甚至,还有费尽心思、不择手段,只为将所有病人一并绞杀的当局……而在哈珀最终的落脚地温鲍姆营地中,神父斯托里发现了人类与龙鳞症共存的办法,人人闪闪发光,宛若神迹,似是与故事开头全身发光的蕾妮相呼应,但即使是这个避难所也存在倾轧和矛盾。所以最恐怖的永远是人心,而不是恶疾。